大气污染物治理仍任重道远 时间:2020-05-23 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量:次
《 中国能源报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19年10月-2020年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浓度为47-108微克/立方米,平均达到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从改善幅度看,20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其中13个城市降幅满足秋冬季改善目标进度要求。另据统计,今年1月,“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25.5%,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2%。
整体来看,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但在一定阶段污染仍有反复——这也是不少人的直观感受。特别是近半个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引发关注与疑问。春节假期又逢新冠肺炎疫情,生产暂停、出行减少、活动减弱,污染反而加重,这是为何?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告诉记者,大气污染程度首先与环境容量相关。“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空气质量达标时,最大能容纳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气候条件越好,环境容量越大。就平均水平而言,‘2+26’城市秋冬季的污染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甚至超出4倍之多。”
王自发表示,近期社会活动水平有所下降,“2+26”城市的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秋冬季平均水平下降约20-30%。然而,污染排放量下降的幅度远未达到环境容量,依然超出容量2倍以上。
外因是气象,内因是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指出,采暖排放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回乡,居民采暖需求增长。部分农村虽已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目前还有1000多万户居民用煤取暖。1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电厂燃煤排放污染物的15倍以上。相比去年同时段,农村地区衡量燃煤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了10%以上,说明农村散煤用量有所增加。”
贺克斌还称,近期停工的行业多为加工业、轻工业,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集中在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行业。类似火电、焦化、石化化工等行业,往往存在不可中断的生产工序,需要常年运转。“从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看,春节期间,火电和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节前下降约10%左右。焦化、石化等其他行业,并无明显变化趋势。”
针对另一主要污染源——交通排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所长徐洪磊表示,根据观测数据,交通流量在近期确实大幅下降,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排放大户”公路货车,流量较平时下降了77%。粗略估算,区域内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排放量至少下降4成以上。“随着复工复产,交通流量重新有了明显增加,成为抬升PM2.5浓度的主要因子。这也说明,机动车排放仍是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根据上述数据,贺克斌进一步坦言,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占比高达三分之二的工业和采暖排放,目前并未出现实质性下降。这些排放源也是该区域的基础排放量,大气污染排放治理并未“伤筋动骨”。当气象条件不利导致环境容量下降时,重污染天气也将卷土重来。
不过,多位专家同时指出,客观上说,此次污染过程和以往相比,明显呈现影响范围变小、积累时间变长、持续时间变短、峰值浓度变低、污染程度变轻的特征。这意味着,大气污染排放虽暂未实现根本改变,但污染程度与等级已有下降。
“到了非采暖季,工业排放将取代采暖成为最大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约占45%。根据以往治理经验,我们在‘尾部治理’方面动作最多、贡献最大,贡献位列二、三位的分别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贺克斌提醒,对于“散乱污”企业治理等尾部方式,目前仍存在反弹的可能。为了防止企业偷偷排放,相关部门还需配套相应的监管措施。“能源结构一旦调整,企业用能就不可逆转,排放情况将随之改变。未来自然不会再出现偷排行为,这才是根本。”
上一篇: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落地实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下一篇: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复工复产安全提示
整体来看,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但在一定阶段污染仍有反复——这也是不少人的直观感受。特别是近半个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引发关注与疑问。春节假期又逢新冠肺炎疫情,生产暂停、出行减少、活动减弱,污染反而加重,这是为何?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告诉记者,大气污染程度首先与环境容量相关。“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空气质量达标时,最大能容纳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气候条件越好,环境容量越大。就平均水平而言,‘2+26’城市秋冬季的污染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甚至超出4倍之多。”
王自发表示,近期社会活动水平有所下降,“2+26”城市的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秋冬季平均水平下降约20-30%。然而,污染排放量下降的幅度远未达到环境容量,依然超出容量2倍以上。
外因是气象,内因是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指出,采暖排放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回乡,居民采暖需求增长。部分农村虽已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目前还有1000多万户居民用煤取暖。1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相当于电厂燃煤排放污染物的15倍以上。相比去年同时段,农村地区衡量燃煤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了10%以上,说明农村散煤用量有所增加。”
贺克斌还称,近期停工的行业多为加工业、轻工业,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集中在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行业。类似火电、焦化、石化化工等行业,往往存在不可中断的生产工序,需要常年运转。“从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看,春节期间,火电和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节前下降约10%左右。焦化、石化等其他行业,并无明显变化趋势。”
针对另一主要污染源——交通排放,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所所长徐洪磊表示,根据观测数据,交通流量在近期确实大幅下降,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排放大户”公路货车,流量较平时下降了77%。粗略估算,区域内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排放量至少下降4成以上。“随着复工复产,交通流量重新有了明显增加,成为抬升PM2.5浓度的主要因子。这也说明,机动车排放仍是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根据上述数据,贺克斌进一步坦言,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占比高达三分之二的工业和采暖排放,目前并未出现实质性下降。这些排放源也是该区域的基础排放量,大气污染排放治理并未“伤筋动骨”。当气象条件不利导致环境容量下降时,重污染天气也将卷土重来。
不过,多位专家同时指出,客观上说,此次污染过程和以往相比,明显呈现影响范围变小、积累时间变长、持续时间变短、峰值浓度变低、污染程度变轻的特征。这意味着,大气污染排放虽暂未实现根本改变,但污染程度与等级已有下降。
“到了非采暖季,工业排放将取代采暖成为最大污染源,对PM2.5的贡献约占45%。根据以往治理经验,我们在‘尾部治理’方面动作最多、贡献最大,贡献位列二、三位的分别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贺克斌提醒,对于“散乱污”企业治理等尾部方式,目前仍存在反弹的可能。为了防止企业偷偷排放,相关部门还需配套相应的监管措施。“能源结构一旦调整,企业用能就不可逆转,排放情况将随之改变。未来自然不会再出现偷排行为,这才是根本。”
上一篇: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落地实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下一篇: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复工复产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