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瞭望 河北省文安县实现人造板产业整治绿色发展 时间:2021-03-20 来源:未知 点击量:次
编者按:近年来,河北省文安县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
近年来,河北省文安县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刮骨疗毒、断臂重生的信心与决心,向污染宣战、让天地换颜,强力采取了清理“散乱污”企业、取缔燃煤锅炉、提升企业技改等一系列措施,使群众告别了“灰头土脸”、传统产业向“绿”而行、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实现了“转型不失速、发展有质量”,走出了一条文安特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壮士断腕,实现浴火重生
全国每生产七张人造板,就有一张产自文安。这个全国闻名的板材之乡,一度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人造板生产销售基地,是全国人造板生产四大基地之一,顶峰时期有人造板企业2000多家,如果算上产业上游的扒皮厂、锯板厂、制胶厂等企业,企业数量达80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这里生产的刨花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建筑装修、家具制造等行业。然而,由于产业长期以来的简单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2016年,文安的空气质量在廊坊市排名倒数第一。规范人造板产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文安历史性地被推到发展的最前沿。4月5日,环保部及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到文安县人造板集中区域进行实地督导检查。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的恶劣环境,深深刺痛了现场的每一位随行人员。在短短半月时间里,部、省、市等各级领导,密集到文安视察督导环境保护、产业转型等工作,为文安人造板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指导帮扶。特别是省环保厅、省督察专员办专程到文安驻点帮扶,切实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问题全部解决到位、确保提出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全部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市委、市政府及市生态环境局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线帮扶指导人造板产业治理。在环保部、省、市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文安县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决心,用实际行动化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加快人造板产业的整改关停,用改善生态环境焕发新的活力,用蓝天、碧水、净土孕育未来发展生机,举全县之力打响了人造板产业综合整治攻坚战。
通过治理,全县2000余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只保留415家,拆除燃煤锅炉1529台,关停取缔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5000余家。在此基础上,投入2.6亿元进行区域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区域环境整体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引进了北京石榴集团建设科技产业新区;与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木材工业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人造板产业迎来“华丽”转身,绿色原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宜业,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纷纷露出幸福的笑容。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空气综合指数为6.45,同比下降22.29%;PM2.5浓度为63μg/m3,同比下降33.26%。2018年,空气综合指数为5.73,同比下降11.16%;PM2.5浓度为55μg/m3,同比下降12.7%。2019年,空气综合指数为5.69,同比下降4%;PM2.5浓度为52μg/m3,同比下降3.7%。2020年上半年,空气综合指数为5.46,同比下降10.64%;PM2.5浓度为53μg/m3,同比下降8.62%。
经济效益逐年攀升。人造板产业整治前行业总产值186亿元,占全县总产值18.9%;整治后,行业总产值达230.9亿元,占全县总产值20.3 %,原木消耗量1350万立方米,城市废旧木材回收再利用50万立方米,产量2000万立方米。原有的2000余家人造板企业整合提升为415家,人造板规上企业也由2016年的76家,增长到2017年84家、2018年98家、2019年110家。税收2016年到2019年实现逐年递增,分别为1.17亿元、1.6亿元、3亿元、4.1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55%、9.33%、14.81%、18.76%。(注:4月8日,文安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及重点企业共800余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对左柳滩综合治理、农村气代煤、全域城乡垃圾一体化、全域散乱污、VOCs企业治理五大攻坚任务进行了动员部署。)
二、疏堵结合,实现绿色转身
为了实现彻底整治目标,文安县制定了《左柳滩胶合板集中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提出了关停整改、达标建设、巩固提高“三步走”战略。
(一)“五个到位”全面关停整改。为了保证整治工作的强势推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全部冲在一线,昼夜鏖战、戮力攻坚,力保实现“五个到位”。
一是关停整顿到位。对县域内所有人造板企业,采取强制断电、破坏性切断锅炉蒸汽管道等措施,全面关停、限期整改。(注:图一,县生态环境分局对未整改企业主要设备进行封存;图二,人造板企业燃煤锅炉进行切割并调离厂区。)
二是锅炉拆除到位。仅用40天时间,采取破坏性切割、整体吊装拆除等硬措施,对县域内1529台锅炉实现了应拆尽拆,锅炉拆除量占廊坊市总任务的39.7%,年可削减燃煤92.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22吨、氮氧化物2709吨、烟尘1727吨。同时,对已拆除的锅炉全部吊装移除,统一存放、统一管理,坚决防止企业私自接通复产。(注:文安县燃煤锅炉集中存放点之一。)
三是清理取缔到位。对明显不符合整改要求的5000余家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全部断电关停、清理取缔。
四是卫生清理到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活动,彻底清除县域内所有积存垃圾,累计清运垃圾30万方。县财政每年投入7000万元引进第三方服务,全县所有村街实现垃圾处理一体化;集中开展“两违”拆除行动,累计清除各类牌匾13000余块,拆除违建临建2600余处,县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五是依法打击到位。针对个别企业逃避检查、违规偷工复产等行为,坚持打罚并举、顶格处置,调任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刑警大队长,到左各庄、滩里兼任派出所长,坐镇前线指挥。整治期间,累计立案61起,行政拘留66人,刑事拘留12人,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二)“三个同步”组织提标改造。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在竭尽全力“堵”的同时,瞄准企业规范发展致力于“疏”。
一是同步明确整改标准。在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台了包含环保、消防、质监、安监等8方面20条人造板整改规范标准,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提标改造。
二是同步引导兼并整合。牢固树立“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的理念,鼓励和引导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兼并、参股、联合、收购等多种形式,向经营市场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发展。目前已置换土地6000亩,成功引入了投资100亿元的北部科技新区和投资26亿元的天环冷链物流等重大项目,实现了“腾笼换鸟”,达到了整体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同步组织全面提标。全面对接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中国林业大学等国内最高端林业研究机构,以“国际标准、世界一流”为目标,规划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质检中心,推进全行业技术、工艺、设备全面提升。目前,国家级人造板研发中心、人造板检测中心以及北京林业大学人造板技术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和“国家文安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相继设立,金秋木业、大地木业为国家行业标准参与制定成员单位,行业地位和话语权极大提升。
(三)“三个全覆盖”全面巩固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破解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
一是推行监管力量下沉全覆盖。进一步深化环境监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基层环保所的通知》,在全县28个乡镇全部设立了环保所,人员总数达到260人,实现基层监管全覆盖,使文安县一举成为廊坊市基层环保执法力量最强县。二是推行科学监测全覆盖。投资668万元在全县28个乡镇全部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的全覆盖,并同步推出“文安大气”手机APP数据平台,第一时间掌握空气指标变化情况,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创新全覆盖。大力推行乡镇环保所标准化建设,县财政投资630万元,为各乡镇环保所统一购置制式服装;统一购置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统一配备摄像机、照相机、执法记录仪、pH值快速检测仪、噪声仪、VOC快速检测仪等专业设备,并为每个乡镇全部配备了无人机,彻底消除环境监管的死角死面,有效解决了违法违规企业“打游击、门难进、不配合”等系列问题。同时,县域内所有涉气企业全部加装在线视频监控和分表计电系统,并与乡镇网格化监管平台连接,实现了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问题的全天候、无缝隙监管。近三年来,以乡镇环保所为主体的执法队伍规范整治各类企业近3000余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50起,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案件150件。
三、综合整治,实现高质发展
(一)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找准源头,精准发力,彻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通过过来三年的全面整改落实,文安县的空气质量和整体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2017年11月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在文安县顺利召开。正是通过左柳滩的综合治理,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有效管控,因此,只有控制住污染的源头,才是抓住问题的根本,解决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二)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真抓实干,不做虚功,实现环保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双赢。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揉不得沙子、掺不了假,好天气、好空气、好环境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必须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的强力推进。同时,我们通过综合整治择优淘劣、去伪存精,大部分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企业被清理取缔,原来一些低端产品的价格挤兑,现在全部被打击消灭。企业发展环境在规范,利润空间在扩大,实现了经济转型不失。
(三)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常态管理,确保工作成果。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因此必须要落实常态化的管理。我们通过基层环保所队的建设,把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用制度保障工作,用效果检验工作,确保工作的成果。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实施乡镇空气质量六参数监测,各乡镇空气质量每月一评比、每季度一考核,对连续两个月排名倒数的乡镇,公开约谈、公开曝光。
(四)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创新方法,增强科技,实现科学管控。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更多的寻求科技支撑,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们通过无人机巡查、督导检查以及网格化监管、视频监控等实现了企业的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监管,接下来将促进各项措施的有机融合,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在服务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中,坚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上一篇:31省份定下2021年GDP增长目标:湖北、海南在10%以上---中新网
下一篇:行业瞭望 多因素助推2021年木材、板材价格暴涨!
近年来,河北省文安县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刮骨疗毒、断臂重生的信心与决心,向污染宣战、让天地换颜,强力采取了清理“散乱污”企业、取缔燃煤锅炉、提升企业技改等一系列措施,使群众告别了“灰头土脸”、传统产业向“绿”而行、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实现了“转型不失速、发展有质量”,走出了一条文安特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壮士断腕,实现浴火重生
全国每生产七张人造板,就有一张产自文安。这个全国闻名的板材之乡,一度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人造板生产销售基地,是全国人造板生产四大基地之一,顶峰时期有人造板企业2000多家,如果算上产业上游的扒皮厂、锯板厂、制胶厂等企业,企业数量达80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这里生产的刨花板、密度板、细木工板、建筑模板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建筑装修、家具制造等行业。然而,由于产业长期以来的简单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2016年,文安的空气质量在廊坊市排名倒数第一。规范人造板产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文安历史性地被推到发展的最前沿。4月5日,环保部及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到文安县人造板集中区域进行实地督导检查。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的恶劣环境,深深刺痛了现场的每一位随行人员。在短短半月时间里,部、省、市等各级领导,密集到文安视察督导环境保护、产业转型等工作,为文安人造板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指导帮扶。特别是省环保厅、省督察专员办专程到文安驻点帮扶,切实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问题全部解决到位、确保提出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全部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市委、市政府及市生态环境局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线帮扶指导人造板产业治理。在环保部、省、市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文安县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坚定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决心,用实际行动化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加快人造板产业的整改关停,用改善生态环境焕发新的活力,用蓝天、碧水、净土孕育未来发展生机,举全县之力打响了人造板产业综合整治攻坚战。
通过治理,全县2000余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只保留415家,拆除燃煤锅炉1529台,关停取缔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5000余家。在此基础上,投入2.6亿元进行区域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区域环境整体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引进了北京石榴集团建设科技产业新区;与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木材工业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通过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人造板产业迎来“华丽”转身,绿色原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宜业,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纷纷露出幸福的笑容。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空气综合指数为6.45,同比下降22.29%;PM2.5浓度为63μg/m3,同比下降33.26%。2018年,空气综合指数为5.73,同比下降11.16%;PM2.5浓度为55μg/m3,同比下降12.7%。2019年,空气综合指数为5.69,同比下降4%;PM2.5浓度为52μg/m3,同比下降3.7%。2020年上半年,空气综合指数为5.46,同比下降10.64%;PM2.5浓度为53μg/m3,同比下降8.62%。
经济效益逐年攀升。人造板产业整治前行业总产值186亿元,占全县总产值18.9%;整治后,行业总产值达230.9亿元,占全县总产值20.3 %,原木消耗量1350万立方米,城市废旧木材回收再利用50万立方米,产量2000万立方米。原有的2000余家人造板企业整合提升为415家,人造板规上企业也由2016年的76家,增长到2017年84家、2018年98家、2019年110家。税收2016年到2019年实现逐年递增,分别为1.17亿元、1.6亿元、3亿元、4.1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55%、9.33%、14.81%、18.76%。(注:4月8日,文安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及重点企业共800余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对左柳滩综合治理、农村气代煤、全域城乡垃圾一体化、全域散乱污、VOCs企业治理五大攻坚任务进行了动员部署。)
二、疏堵结合,实现绿色转身
为了实现彻底整治目标,文安县制定了《左柳滩胶合板集中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提出了关停整改、达标建设、巩固提高“三步走”战略。
(一)“五个到位”全面关停整改。为了保证整治工作的强势推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全部冲在一线,昼夜鏖战、戮力攻坚,力保实现“五个到位”。
一是关停整顿到位。对县域内所有人造板企业,采取强制断电、破坏性切断锅炉蒸汽管道等措施,全面关停、限期整改。(注:图一,县生态环境分局对未整改企业主要设备进行封存;图二,人造板企业燃煤锅炉进行切割并调离厂区。)
二是锅炉拆除到位。仅用40天时间,采取破坏性切割、整体吊装拆除等硬措施,对县域内1529台锅炉实现了应拆尽拆,锅炉拆除量占廊坊市总任务的39.7%,年可削减燃煤92.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22吨、氮氧化物2709吨、烟尘1727吨。同时,对已拆除的锅炉全部吊装移除,统一存放、统一管理,坚决防止企业私自接通复产。(注:文安县燃煤锅炉集中存放点之一。)
三是清理取缔到位。对明显不符合整改要求的5000余家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全部断电关停、清理取缔。
四是卫生清理到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活动,彻底清除县域内所有积存垃圾,累计清运垃圾30万方。县财政每年投入7000万元引进第三方服务,全县所有村街实现垃圾处理一体化;集中开展“两违”拆除行动,累计清除各类牌匾13000余块,拆除违建临建2600余处,县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五是依法打击到位。针对个别企业逃避检查、违规偷工复产等行为,坚持打罚并举、顶格处置,调任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刑警大队长,到左各庄、滩里兼任派出所长,坐镇前线指挥。整治期间,累计立案61起,行政拘留66人,刑事拘留12人,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二)“三个同步”组织提标改造。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在竭尽全力“堵”的同时,瞄准企业规范发展致力于“疏”。
一是同步明确整改标准。在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台了包含环保、消防、质监、安监等8方面20条人造板整改规范标准,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提标改造。
二是同步引导兼并整合。牢固树立“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的理念,鼓励和引导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兼并、参股、联合、收购等多种形式,向经营市场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发展。目前已置换土地6000亩,成功引入了投资100亿元的北部科技新区和投资26亿元的天环冷链物流等重大项目,实现了“腾笼换鸟”,达到了整体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同步组织全面提标。全面对接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中国林业大学等国内最高端林业研究机构,以“国际标准、世界一流”为目标,规划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质检中心,推进全行业技术、工艺、设备全面提升。目前,国家级人造板研发中心、人造板检测中心以及北京林业大学人造板技术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和“国家文安人造板产业示范园区”相继设立,金秋木业、大地木业为国家行业标准参与制定成员单位,行业地位和话语权极大提升。
(三)“三个全覆盖”全面巩固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破解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的瓶颈和难题。
一是推行监管力量下沉全覆盖。进一步深化环境监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基层环保所的通知》,在全县28个乡镇全部设立了环保所,人员总数达到260人,实现基层监管全覆盖,使文安县一举成为廊坊市基层环保执法力量最强县。二是推行科学监测全覆盖。投资668万元在全县28个乡镇全部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的全覆盖,并同步推出“文安大气”手机APP数据平台,第一时间掌握空气指标变化情况,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创新全覆盖。大力推行乡镇环保所标准化建设,县财政投资630万元,为各乡镇环保所统一购置制式服装;统一购置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统一配备摄像机、照相机、执法记录仪、pH值快速检测仪、噪声仪、VOC快速检测仪等专业设备,并为每个乡镇全部配备了无人机,彻底消除环境监管的死角死面,有效解决了违法违规企业“打游击、门难进、不配合”等系列问题。同时,县域内所有涉气企业全部加装在线视频监控和分表计电系统,并与乡镇网格化监管平台连接,实现了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问题的全天候、无缝隙监管。近三年来,以乡镇环保所为主体的执法队伍规范整治各类企业近3000余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50起,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案件150件。
三、综合整治,实现高质发展
(一)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找准源头,精准发力,彻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通过过来三年的全面整改落实,文安县的空气质量和整体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2017年11月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在文安县顺利召开。正是通过左柳滩的综合治理,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有效管控,因此,只有控制住污染的源头,才是抓住问题的根本,解决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二)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真抓实干,不做虚功,实现环保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双赢。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揉不得沙子、掺不了假,好天气、好空气、好环境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必须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的强力推进。同时,我们通过综合整治择优淘劣、去伪存精,大部分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企业被清理取缔,原来一些低端产品的价格挤兑,现在全部被打击消灭。企业发展环境在规范,利润空间在扩大,实现了经济转型不失。
(三)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常态管理,确保工作成果。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因此必须要落实常态化的管理。我们通过基层环保所队的建设,把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用制度保障工作,用效果检验工作,确保工作的成果。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实施乡镇空气质量六参数监测,各乡镇空气质量每月一评比、每季度一考核,对连续两个月排名倒数的乡镇,公开约谈、公开曝光。
(四)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创新方法,增强科技,实现科学管控。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更多的寻求科技支撑,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们通过无人机巡查、督导检查以及网格化监管、视频监控等实现了企业的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监管,接下来将促进各项措施的有机融合,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在服务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中,坚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上一篇:31省份定下2021年GDP增长目标:湖北、海南在10%以上---中新网
下一篇:行业瞭望 多因素助推2021年木材、板材价格暴涨!